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0第八次代表大會

0

愛國、愛校、愛院、愛生:公共衛生學院“三項工程”校準青年教師人生坐標

發佈時間:2019-12-09文章來源:第八次黨代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公共衛生學院開展特色活動“教授引領大學生涯”,邀請學院有出國留學或國外訪學經歷的年輕教授給學生們開展專題講座。這些青年教授,他們走出國門,保持勤奮姿態、詮釋學者風采;他們海外求學,展開年輕觸角、汲取豐富知識;他們學成歸來,快速融入學科建設、踐行青年使命。在向大學生“傳道受業解惑”中,“越出國,越愛國”是這些教授最大的感悟;聆聽講座的學生,則也在一幕幕場景中體會著“不出國,也愛國”。


    “作為訪問學者,我在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布裡斯班的昆士蘭理工大學生活學習了一年,明顯感受到中國與這個發達國家的差距在快速縮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趕超了他們。當地很多年輕人主動學習中文,他們認為中國具有非常好的發展潛力,自己今後有可能來我們中國謀求發展。”澳大利亞訪學的經歷,讓兒少與婦幼保健學系的教師朱鵬感受到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影響力的顯著提升。


    “訪學一年,我所在的科研團隊基本都是中國人,泡在實驗室時間最長的也是我們中國人,因為美國人到了下班時間,會一分鐘都不耽誤地離開辦公室。”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學歸來的兒少與婦幼保健學系教師蘇普玉打趣地說道,“我們不僅探討學術問題,還會交流生活與情感話題,和諧的人際氛圍讓我即使身在國外,也有歸屬感。訪學結束,臨別時最難忘的還是我們中國人身上不怕苦、團結一心剋服困難的精神和滿滿的愛國情懷。” 


    近些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群體工作。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院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工作,著力打造先鋒工程、搭橋工程、領航工程“三項工程”,校準青年教師人生坐標,引導青年教師愛國、愛校、愛院、愛生,築牢價值根基。


先鋒工程:青年教師學習先鋒守初心


    學院用“先鋒工程”築牢教師人人爭當典型、學習先進的價值觀念,充分挖掘院內先鋒模範和典型事例資源,全面開展示範引領活動,營造學習先鋒、崇尚先鋒、爭當先鋒的良好氛圍。


    走訪慰問退休老教師是該院本學期開展的第一個主題黨日活動,師生黨員在教師節當天拜訪探望了學院十餘名退休老教師。對於學院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老教師們仍然掛在心上,他們拉著青年師生的手,不斷述說著“老公衛的那些事”。不論是陶熾孫、蔣本沂、趙韻聞、江晦鳴、吳系科等一批公衛教育專家引領和帶動公共衛生事業的探索歷程,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批創業者不懼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咬緊牙關一步步實現從教學組、教研室發展到學科和衛生系的建立過程,從未中斷的,是他們“做好疾病預防維護健康”的初衷。


    “看著你們青春的臉孔,讓我想起了我這一路走來的歷程,作為一名共產黨人,我的“初心”是不斷成長的,是和我個人成長緊緊交織在一起的。”新中國70周年榮譽獎章獲得者陶芳標教授在給學院青年教師和大學生黨員上專題黨課的時候,深情地回憶了一路走來是如何不斷校準和守護自己初心的經歷。求學期間,他剋服家庭經濟困難,省吃儉用潛心學習,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對科學知識渴求的“初心”;畢業後,選擇留校工作成為一名普通教師,攻堅克難、教書育人,站定三尺講臺,用三十多年執著與踏實守護自己“立德樹人”的初心;成為學科帶頭人後,又主動承擔起帶動學科發展壯大、培養提升青年教師的重任。黨課結束後,學院迅速掀起一股人人崇尚先鋒、人人學習先鋒、人人爭當先鋒的熱潮。


    青年教師楊林勝、趙奇紅、蘇普玉、劉業好、王君,主動報名帶領大學生赴懷遠縣開展脫貧攻堅第三方監測評估工作,他們用實際行動闡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剛到的第二天,氣溫驟降、下著小雨,村子里的石子路頗為泥濘,出門的時候鞋襪是白的,回來全都成了黑的。結束了一天的調查和評估,晚上才開始真正的工作,錄入、校對、提交,跟平時做實驗跑數據是一樣的,分毫不能出差錯,凌晨一兩點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帶隊教師楊林勝感慨,“評估期間,我們入農戶、話家常,真切體會到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發生的新變化,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在脫貧攻堅上的決心。想到這些,感覺收穫遠遠大於辛苦。”也正是憑著這股子不怕苦不怕累的幹勁和認真細緻負責的態度,這支隊伍在本次監測工作中確保了零錯誤,圓滿完成組織交待的任務。


搭橋工程:青年教師建功立業促發展


    近幾年,青年教師正逐步成為學院發展的重要新增動力。如何傳承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品格,融入並促進學科團隊的建設,是做好青年教師“引培”工作的重要一環。


    學院深入研究思考,傾力打造“搭橋工程”,發揮好“傳幫帶”效應。通過海歸教師彙報會、科研討論、學術沙龍、轉化合作等形式,在學科學術帶頭人、教授與青年教師、新進教師之間穿針引線,建立“教學創新團隊”“青年教師科研協作團隊”等,加快青年教師成長。


    為了讓學院的青年教師和剛畢業的博士快速成長,學院最早在兒少與婦幼保健學系探索建立了青年教師“科研接力工程”,以公共衛生問題為導向建立的青年教師團隊,促進了研究現場、人群、隊列和樣本庫的建立,為形成系統、系列研究搭建了平臺。


    “團隊作戰”的教學科研模式讓各個學科系迅速發展,在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該院在科研平臺建設和科研業績成果上收穫頗豐。2019年,“出生人口健康”獲批建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建成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形成了學院教研融合的“國家梯隊”。學院打造實驗室“省級方陣”,建立了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口健康與優生、環境毒理學3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預防醫學和婦幼衛生兩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綜合實驗室。同時,建成學校首個數據科學中心,為轉化醫學研究提供基礎支撐,創造了科研資源發展新通道。


領航工程:青年教師立德樹人擔使命


    青年教師身上肩負著兩種使命:一是其知識更新快,要快速融入學科,成為科技創造的增長點;二是與大學生“距離感”少,要成為青年學生的良師益友。


    “我認為,是否甘於奉獻,是否有責任擔當,是對青年黨員和青年教師的重要評判指標。”研究生第三黨支部書記、預防教學中心青年教師萬宇輝這樣說道。近些年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他認為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在時代的要求下應進一步提升,因此,在培養黨員過程中,他十分註重給研究生灌輸“甘奉獻、勇擔當”的觀念。給支部黨員上黨課和與入黨積極分子座談的時候,他反覆向同學們強調:“‘努力學習、認真科研’是每個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但作為黨員,大家必須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完成本職工作的時候,大家還要考慮我為同學做了什麼,為學科做了什麼,為支部做了什麼。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絕不僅僅只是自己手頭的兩篇文章。”萬宇輝不僅這樣要求學生,更是這樣要求自己。


    潘海峰是流行病與統計學系的一名青年教師,《臨床科研思維培養與實踐》是他開設的一門選修課,生動代入式的教學風格吸引了很多學生前來聽課,並因此對科研產生極大興趣。第二臨床醫學院的本科生曹凡,表達了想要參與科研的意願,潘海峰也欣然表態:“我們很歡迎對科研感興趣的本科生來實驗室。只要你們有想法,願意付出努力,老師很樂意提供幫助。”在他的悉心指導和學生的刻苦探索下,這對“半路師徒”在國際權威期刊《自身免疫評論》(2018年影響因子為7.716)發表題為《P2X7受體:一個潛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靶點》的綜述。在漫長而又孤獨的科研探索之旅中,潘海峰謙虛、嚴謹、溫和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


    “領航”大學生堅持愛國和愛黨相統一,堅定四個自信。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以來,該院年輕的輔導員們認真學習全會精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大學生愛國愛黨教育。“圖說黨史”比賽、參觀安徽省博物館、“我與國旗合個影”攝影比賽、由史說今座談會等,引導大學生瞭解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和光榮傳統,瞭解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切實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學院還將學習宣傳全會精神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教育結合起來,通過我校主題教育推出的先進人物徐亞球、最美醫生、共和國獎章獲得者等不同領域先進典型的“現身說法”,講好中國故事,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公共衛生學院扎根主題教育有利契機,樹立人才資源是辦學興校第一資源的理念,準確把握青年教師思想動態,依托“三項工程”用心用情抓好青年教師培養質量,校準青年工作目標航向,不斷加強人才“引培”工作和人才梯隊建設,為學院發展匯聚強大動力、為高水平醫科大學建設貢獻更大力量。(公共衛生學院 陳偉 潘莉莉)